如何避免香菇栽培过程中发生杂菌污染?
要避免香菇栽培过程中发生杂菌污染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:
1. 净化栽培环境:
- 选择清洁、通风良好、远离污染源(如垃圾场、养殖场、污水排放处等)的场地作为栽培场所。
- 在栽培前,对菇房、菇棚及其内部设施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。可以用甲醛、气雾消毒剂熏蒸,也可用石灰水、漂白粉溶液等进行喷洒消毒,消灭潜伏的杂菌孢子和害虫。
2. 严格挑选菌种:
- 选择来源可靠、菌丝健壮、无杂菌污染、菌龄适宜(一般为30 - 60天)的菌种。
- 菌种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,剔除有可疑污染、老化、退化的菌种。
3. 原材料处理:
- 培养料的原料应新鲜、无霉变、无虫蛀。使用前在太阳下暴晒2 - 3天,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灭部分杂菌和害虫卵。
- 配料时,严格按照配方准确称量各原料,保证碳氮比合理,营养均衡。同时,调节好培养料的含水量和酸碱度,创造不利于杂菌生长的基质条件。
4. 规范操作流程:
- 接种应在无菌环境中进行,如接种箱、接种室等。接种前,对接种工具和接种环境进行严格消毒。
- 接种过程中,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,动作迅速、准确,尽量减少培养料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,防止杂菌孢子落入。
5. 科学管理培养过程:
- 培养期间,保持培养室温度、湿度、通风等环境条件稳定适宜。温度一般控制在22 - 25℃,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60 - 70%,并保持良好的通风换气,防止高温高湿、通风不良的环境导致杂菌滋生。
- 定期检查菌袋,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杂菌污染的菌袋,将其移出培养室,防止杂菌传播蔓延。
6. 保持环境卫生:
- 整个栽培过程中,要保持栽培场地内外的环境卫生,及时清理废弃的培养料、污染的菌袋、残菇等,定期对场地周边进行消毒,减少杂菌的滋生源和传播途径。